若說無畏號引發了戰艦設計革命,日本為了因應華盛頓條約所設計的吹雪型可說是引發了驅逐艦設計的革命:1700噸等級的驅逐艦配備了三座連裝5吋砲、三座三連裝24吋魚雷管、超過35節的航速,而後期生產的吹雪型更擁有大型化的艦橋,這些帶給各國海軍界極大的震撼,也因此在之後的倫敦海軍條約中進一步對驅逐艦進行限制。

然而,雖然擁有強大的武裝與帳面性能,吹雪型的大型艦橋造成他重心過高、當時日本電弧焊接技術尚不成熟、武裝過重導致金屬疲勞,因此在第四艦隊事件之後立刻著手對本型艦進行改良,減輕艦橋到合理尺寸提昇復原性。

雷是吹雪型第三批次的其中一艘,外型特徵就是第一根煙囪比較細-因為鍋爐技術進步而減少一座鍋爐。大戰爆發後,曾參與進攻印尼作戰,與ABD聯合艦隊交手(英美荷),之後參與瓜島輸送作戰(東京特快車),在1942年11月第三次所羅門海戰中受到重創。維修完畢後,參與了阿留申群島撤退,之後主要進行船團護衛任務。1944年4月13日在關島附近遭到美軍潛艇擊沉。

這次製作是Pit-Road的產品,選擇製作成大戰後期強化防空的構型。直作無改,只有將桅杆換成銅棒、25mm機槍改用獅鳴蝕刻片。船體用GUNZE硝基漆上色,油布甲板部份則是水性漆筆塗。最後拉膠絲張線完工。

This is Fubuki class DD from Pit-Road. OOB besides the copper rod masts. Painted by Gunze Mr.color and Acrylic color. Rigging with stretched plastic.

 

 

 

 

 

跟之前做的幾艘驅逐艦組成水雷戰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ayling 的頭像
    payling

    das Preußischblau

    pay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