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國海軍老賣年糕的5500噸輕巡洋艦阿武隈(按:二戰時英國海軍還有更高齡的C級輕巡在服役),1925年竣工,屬長良級,原本與其他的姊妹一樣設計成相當難看的湯匙型艦首,然而在1930年一次衝撞意外後將艦首改為凌波性較佳的Double Clipper型艦首,也讓本艦的外型更顯得流暢。曾參與珍珠港偷襲、中途島之戰時是北方攻略部隊進攻阿留申群島,最後在雷伊泰海戰中被擊沉。
日本5500噸級輕巡原始設計為水雷戰隊旗艦,因此艦橋相對於其他上部結構更顯得高大,武裝配置則呈現20世紀初期巡洋艦的配置風格。二戰爆發後,日本數量龐大的5500噸級輕巡群在性能與改裝空間上已經不敷現代作戰的需要,然而在萬噸級輕巡都被改裝成重巡、新的輕巡還沒就役的情況下,這批老將就只能不斷改裝、作為聯合艦隊的中堅戰力。
這次使用的套件是田宮07年全新開模的阿武隈,之前在艦橋鏤空作法中曾經拿來當作範例,斷斷續續做到最近才完工。基本上直做,並嘗試性地追加一些雜物以提高臨場感,為了方便之後運輸,張線只有做信號線。
It is Tamiya IJN Abukumar. I built straight form box and added some accessaries for better atmosphere. Rigging is not completed yet for more convenient to transport.
細長的艦體與分散的上部結構可以感覺出本艦的改裝空間極為有限。
艦橋的「沙包」使用塑鋼土捏出,捏的有點over scale。
探照燈先鑽孔上銀色,接下來用相片膠(保麗膠)做出透明的部分,只有這座探照燈效果比較成功。
艦橋後方的雜物是用銅絲與飛機木製作,感覺還是有點over scale。
方位儀(Loop Antenna,箭頭處)用模型の花道教學的作法用銅絲製作,獅瑞PE太軟操作性不佳。
其他使用沃雅跟獅瑞的通用PE,俊是硝基漆上色後完工。